9月29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507会议室召开自学考试专升本相沟通班项目工作推进会议,系统总结项目成效,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发展任务。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小东,教务处、学工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书记及教学主管副院长,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钦青主持。
会上,周钦青就我校自学考试专升本相沟通班的开展情况作了全面汇报。她从国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背景切入,详细介绍了我校与广东省内8所重点大学强强联合,在专业设置、过程管理、教学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深入阐释了该项目为高职大专学生带来的独特竞争力——通过“专本同读”模式,学生可实现“3年专本同读、6年专本硕连读”。项目通过课程互认、过程性考核等机制,将这种高效路径落到实处,助力学生实现学历与能力的双线提升。近年来,项目报读人数稳步增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赢得了学生、家长及主考院校的广泛赞誉,已成为学校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拓展育人渠道的重要平台。
杨小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项目已取得的成果。他强调,自学考试专升本相沟通班是学校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一环,各部门必须提高站位,协同发力,将各项工作有机衔接、融会贯通。他指出,要推动该项目与学校“微专业”建设实现战略协同,以“微专业”强化学生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以“专升本”提升其学历层次与知识厚度,共同瞄准企业和社会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1+1>2”的培养效果,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为实现“学生、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杨小东要求,必须进一步整合继续教育学院的平台资源优势与各二级学院的育人主体作用,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他重点部署了三项关键工作:一是在招生宣传上“同频共振”,构建全校一盘棋的宣传矩阵,精准传递项目价值;二是在教学资源上“共建共享”,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的跨学院、跨项目流动与整合;三是在学生管理上“无缝衔接”,建立联动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贯穿全程的指导与服务。
自学考试专升本相沟通班是广东省在教育改革中先行先试的创新模式。会议明确,我校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的内涵建设:一方面,聚焦学生成长主线,通过课程互通与评价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学历层次的双强化、双提升;另一方面,深化校际合作与资源整合,促进不同类型高校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高等教育服务新生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此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方向与重点,更显著增强了各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意识,为我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供稿:陈锟、洪俊彬
审核:周钦青


